本网讯 2018年,徐汇区委党校根据前期多方调研的成果,对当前的培训目标、任务及学员的培训需求进行统筹规划,从面向未来、加大培训覆盖面和强化培训效果出发,结合市、区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要求,精准布局着力构建适合徐汇“四个品牌”建设的干部教育培训新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培训中充分体现出政治性、实践性和“互联网+”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强化对培训班次和组训模式的精心设计,加大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培训实效性,实现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
聚焦时代新要求体现政治性。徐汇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党校姓党的原则贯穿于党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积极贡献党校力量,把抓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作为当前培训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导向,做好课程设置和主业主课的培训,使徐汇区的干部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是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在主体班次的主课地位。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在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主体班次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制,安排充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
二是紧密结合关键政治节点突出重点培训课程。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结合纪念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业理论学习班,在第22期中青班上安排了《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导读学习。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政治意识和党性修养。首先明确“党校姓党”的要求决定了党校的一切活动,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所有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有机统一起来。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理论宣传,都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都必须建立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其次明确教师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做到“用学术讲政治”。组织教师在开展业务学习的同时,就如何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开展讨论,明确党校教师无论什么学科背景,无论讲什么专题,所有的个人理论素养、观点材料、课堂授课、论文撰写必须突出体现讲政治。
聚焦干部成长新要求体现实践性。今年徐汇党校根据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中着力突出党员干部的专业能力培训。一是进一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在今年的培训工作中,培训模式更多地呈现出多元化、场景化、讨论型等特点,并且根据培训实际的需要,对有的培训班次采用集中培训和自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如:今年先后举办的“精细化管理专题班”“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班”等培训班,这些班次的组训模式采用了“2+X”培训,围绕徐汇区年度工作重点开展2-3天的专题研讨培训,进一步凝聚共识、破解瓶颈。
二是进一步增强实用性。区级党校是最接近基层的党员干部培训学校,且参训学员也是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实践经验。针对这些特点,徐汇党校培训中把党校学习与基层实践、当前社会治理的热点、痛点、难点充分结合起来,在课堂授课的同时,注重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学的实践中,要求参训学员带着政策和问题走进现场一线、带着思路和方案走上学员论坛,通过学员间的互动研讨,交流思想,打开思路,推动学员对工作的认识找到新的角度和解决路径。学员们撰写的调研报告也成为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的成果,培训成果实现了有效转化,做到“务实管用、现学现用”。中青班、青干班学员组织开展的“微课堂”是由参训学员利用课间时间轮流上讲台当一回教师,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爱好专长讲课一刻钟,帮助大家开拓知识面、增长新技能。在“微课堂”上,有学员介绍了本职工作,如来自财政局的学员围绕十八大后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方向介绍了区的财政收入、税种结构、政府债务等情况;有学员进行了拓展,把微课堂变成小型形势报告会,如来自区人社局的学员讲的是公务员改革形势,来自电信局的学员介绍电信改革发展形势;有学员紧扣社会热点介绍智慧社区建设、医联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情况,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探讨。通过“微课堂”使学员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实用、形式更多样、收获更充分。
面向“互联网+”新发展体现开放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当前社会呈现出“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使社会各项工作都催生出许多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徐汇党校注重研究“互联网+”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探索工作规律,逐步推动形成“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徐汇党校意识到在互联网的时代,培训工作无论是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选择甚至教学平台转型构建都更强调从学员工作和个人成长角度思考和谋划,课程内容设计不仅要赏心悦目,而且要“有用、有料、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注重与学员实时反馈增强互动性。因而,徐汇党校不是在个别课程中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简单运用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吸收传统教学有效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式和培训体制的框架和局限,结合互联网时代涌现出的新媒体、移动终端和新的平台,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高效的“互联网+”的干部培训格局,提高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例如,徐汇党校与徐汇区委组织部、区社建办、区民政局、天平街道等多部门联合,并与上海东方广播中心、阿基米德传媒等媒体合作,围绕城区精细化管理、社区共治自治等社会治理热点问题,开展主题交流讨论,借助“现场互动+线上直播”方式,举办了“汇治理,创卓越”精细化实践系列公开课,使徐汇基层社会治理精品案例走出传统课堂,更好满足广大党员群众和社区工作者学习培训需求。同时现场并非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运用了实践者自述、教师解读点评、观众提问建议等教学环节,在互动交流中开拓思路。又如在中青班学员培训中运用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布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中青年干部如何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以充分的深度交流,帮助整个中青班全体学员明确自信源自何处、自信用在何处,明确用“四个自信”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这种线上线下统一起来学习的方式,使学员间的交流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