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实践论》一文中,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进行了集中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毫无疑义,对于认识和实践何为本源,认识能否反映实践,我们都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这里,笔者想谈两个具体思考:一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与该文标题的关系;二是毛主席在文中的逻辑论证过程。只有理解了这一论证过程,认识才会更加深刻。
一、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及其与《实践论》标题的关系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而不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再看文中观点表述的方式——“人的认识,更多的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这种表述方式让人感到,表述的主体是认识,主要内容是科学的认识来自哪里,如何检验、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之所以强调认识,还与写作目的密切相关。一是要批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是对错误的认识开战;二是要提高我们党的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形成科学的认识观。即所谈的都是关于“认识”的话题,从这个角度而言,似乎应该叫认识论而非实践论。
经过深入研读,查阅相关资料,才得以解惑:之前,笔者所主张的“认识”,其实是一个范畴的概念,而实践论中的“实践”则是一个观点。一个是一般性的概念,而另一个是有特定内涵的鲜明观点。用认识论做标题,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关于认识规律的一般性的讨论,而实践论则直接指出了辩证物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本质——以实践为第一性来解释认识。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实践论”,无疑立场更为鲜明。同时,如果不知道是在哪个范畴内提出这个概念,副标题则给出了完美的补充和解释。尽管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也折射出认识的问题无处不在。
二、毛主席在《实践论》中的具体逻辑论证的展开
首先,原理的表述及本身展开,用动态的观点、验证的方式。
毛主席开篇即提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当然包括认识活动)。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接着,又递进指出,除了生产实践之外的其他实践活动,比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也是社会实践。客观讲,这些活动与认识形成的直接关系更大,鲜明指出这些活动的实践性质,更能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人们自以为的深层次的认识根源(比如,人们会认为认识来自于对历史的了解,或者接受了某一理论,而没有看到这些社会活动本身也是实践的一部分。改造社会关系、生产知识等,同样是实践)。
毛主席同时指出,生产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决定了认识活动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比如,生产活动的规模狭小导致了人们的眼界受到限制;大工业的生产实践,则导致了全面地对历史的了解。可以说,从发展的、动态的维度阐述了认识源于实践,又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其次,科学的认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阶段为感性认识阶段,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阶段。前者是感觉,后者是思维。第一阶段,认识的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是现象(相当于偶然性);第二阶段,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是规律性(相当于必然性)。这可以说是两段论中认识的内容的飞跃。特别是从偶然性到必然性、从事物外部联系到事物内部联系认识的过渡。一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还是有其必然的原因;是外部环境诱发的,还是内部发展的结果,其应对措施方法完全不同。这也说明了科学的认识,必然要经由第一阶段飞跃到第二阶段。这就是认识的“两段论”。
实现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方法,毛主席也讲的非常清楚:“反复”和“概念、判断与推理”。通常,人们自己在认识的时候,有时候会有急迫的心理,看到就做出判断,不够“反复”。最近,有一篇文章讲做事要慢半拍,其实就是讲要有思路的“反复”。对于“概念、判断与推理”,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不一定有这么鲜明的概念阶段,但也提示我们在认识时,要有逻辑判断的自觉。继而,毛主席提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功夫,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深化认识的具体路径。
再次,科学的认识过程是如何辩证发展的。
有了合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还必须能动地去改造客观世界。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而只是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见,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为理论而理论是没有出路的,这也警示我们:脱离了实际的运用来看待理论,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认识本身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完善。认识和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次递进,认识落后于实践,就是教条主义;认识提前于实践(其实只是一种表象,而非真正的提前),就会导致空谈主义,在行动上就表现为冒险主义。客观现实世界的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最后,毛主席提出,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也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只有经过被改造,才能进入自觉地阶段。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进入共产主义了。这也是对共产主义的另外一个维度的解释。
(作者为第68期中青班学员)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