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深学细悟 >> 美文 >> 正文

在斗争中壮筋骨

日期:2025-09-22 作者:谭新政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这篇诞生于177年前的经典文献,时至今日依然鲜活,充满了思辨的魅力、逻辑的力量、语言的张力。每次阅读文本,或深或浅,都有不同的感悟。近日再次细读,感受最深的一个词就是——斗争。

第一,斗争是《宣言》的底色。《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引着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旗帜。《宣言》仅两万多字,“斗争”二字出现了数十次,“斗争精神”跃然纸上,“斗争”贯穿了整篇《宣言》,可以说是《宣言》的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

《宣言》的诞生背景,源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宣言》在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同时,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和讨伐:“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终于,“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一场更加激烈的斗争随即拉开帷幕。

《宣言》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强烈的“斗争”意识。从《宣言》结构看,每一个篇章都围绕一组关系进行阐述,比如“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而其中几组关系是直接对立的二元体。《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明确提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将各地工人联系起来,最终汇合成阶级斗争,《宣言》更是鲜明地提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所以,斗争或者阶级斗争理论,铺陈为《宣言》的底色。

第二,斗争是历史的印迹。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解决矛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斗争的过程。9月2日上午,我们共同瞻仰了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史料、一件件文物,无不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便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正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在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最终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斗争史。

回望历史,可以汲取经验。建党100多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一大召开时的50多名党员到今天1亿多名,中国共产党将斗争精神融入血脉,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亦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可以说,没有斗争,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万里长征,红军从出发时的30万人,到最终抵达陕北的不到3万人,却很快浴火重生,靠的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斗争豪情;长津湖一役,志愿军以寡敌众、以弱胜强,靠的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斗争意志,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不怕斗争,敢于斗争,坚决斗争,也因此牢牢掌握了历史进程的主动权。

进入新时代,斗争依然是鲜明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关税战、贸易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无处不在。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堵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不断闯关夺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醒,“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昂扬斗争精神,用斗争赢得胜利。

第三,斗争是必备的本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坦途也有荆棘,有阳光也有风雨,需要我们砥砺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与各种风险挑战进行坚决斗争,化解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以从容不迫的底气、开拓创新的锐气,再闯关山万千重。

必须学好理论,夯实斗争根基。《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其中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性规律,“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斗争精神既体现在《宣言》中,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成为其重要的理论特质。今天,这种特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我们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把握好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增强斗争意识,鼓足斗争勇气,做到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克难而进。

必须勇于实践,提高斗争水平。在斗争中才能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才能赢得斗争。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去接受新挑战、新困难的考验,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也要讲究斗争艺术,注重斗争方法,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核心要害,做到一击制胜。

(作者为第68期中青班学员)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