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目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当前我们仍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即日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与东方网联合推出系列文章《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聚焦党的领导、精神力量、精准防控、社区防疫、国民经济、心理疏导、党员干部、法治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硬核文章,一起关注。
意大利当地时间3月14日,一抹夕阳点亮了一栋普通的居民小区,小区上空飘荡着慷慨激昂的音乐:“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熟悉的国歌回荡在小区上空,伴随着周围居民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高喊着“Grazie China!”(感谢中国!)表达着对中国的由衷感谢!一场疫情,让中意友谊更加深厚,让两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庚子之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性流行病,美国和欧洲更是成为了这场“大流行”的“震中”区域。疫情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中国站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国在此一役中,将携手国际社会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抗疫斗争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人类历史上,疾病与疫情屡屡发生,14世纪,一场“黑死病”笼罩着欧洲,夺走了多达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全球化时代,疾病与疫情仍然纠缠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其波及范围与影响力日益增长,每一次灾难最后都会演变成全球性危机与挑战。疾病与疫情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疫情将所有人卷入抗疫斗争中。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化时代的又一次全球性流行病,其扩散的全球性、挑战的国际性、影响的广泛性都不容小觑,面对此次“大流行”,我们唯有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携手抗疫,守望相助,才能赢得这场抗疫斗争。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的全球性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次疫情的全球性扩散已不可遏制,疫情已波及20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人数已美国和欧洲更是出现暴发态势:美国确诊人数已逾16万,是目前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意大利目前死亡病例最多,已逾一万;德国专家预计感染比例仍会增加,可达到60-70%;全球确诊人数从50万跃升至60万例仅用了两天时间。这些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扩散,并处于几何级增长、暴发阶段,在这一关键时刻,全球联手已是必然的选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各国团结一致,向新冠病毒宣战。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国际性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次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疫情源头仍有待确定、疫苗研发、抗疫方案都仍在摸索中,面对暴发的严峻态势,赢得这场抗疫战已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必须倾注全球力量,开展全球合作。合作的首要前提是凝聚共识,获得信任,每一个国家都应清醒的意识到:世界各国人民已经处在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灾难与危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一味的封锁信息、无所作为、把自己变成孤岛并不能隔绝病毒的袭击,我们需要开放心态、携手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广泛性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次疫情不仅危害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更严重损害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齐头并进就成为了抗疫难题,疫情的全球性扩散为全球经济发展笼罩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带来压力,对资本、期货、金融市场带来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广泛性决定了这必将是一场全球抗疫战争,疫情的联防联控,经济的稳定发展都需要全球联手,在全球范围内聚集资源、增强多边合作,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发挥制度优势,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抗击疫情,站在了全球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中国在抗疫斗争中彰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赢得了世界赞誉,通过采取最坚决、最彻底的措施,全力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为全球做出防疫准备争取了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为全球抗疫战争撑起了坚固的防线。抗疫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动员,为抗疫战争强信心、定方向;坚持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人民力量,以极大的勇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的显著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全国动员、全面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享防控经验,与国际社会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向世界宣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抗疫战争中,“中国方案”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重症地区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医疗队、医护人员驰援抗疫前线,迅速开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组织19个省对口支援……我们在短时间内以中国速度完成了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在抗疫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举全国之力,团结一心,不断突破治疗方法、创新科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动员人民力量,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最突出位置。这场疫情里,没有人是旁观者,没有人是孤岛,每一个人都在行动,隔离期的严防死守是一场全民行动,每个人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在坚守着整个社会的防控线。基层抗疫尤其体现了这场人民战争的特点,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共同形成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网格化、精细化抗疫模式,依靠人民力量形成人人尽责、同舟共济的巨大合力。
中国的抗疫斗争赢得了世界赞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指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强调,“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如果我感染病毒,希望能在中国得到治疗。”
全球抗疫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力量与大国担当
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与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中国抗疫斗争表示了慰问和支持。中国也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全球抗疫斗争,同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守望互助,为夺取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会谈会见、通信通话等形式向世界各国传递了“中国理念”,即“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国通过信息交流、合作研究、提供援助等方式为世界抗疫贡献力量,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放合作的气度。此次抗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反复证明了全球化时代,携手抗疫、多边合作才是正确的路径选择。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方案”,并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原则,与世界共享信息与技术。自疫情暴发始,中国第一时间向各方通报疫情信息,高度重视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同时,中国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为在战胜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经验,赢得世界赞誉。中国主动对外宣介,分享经验,努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树立了典范。目前,中方已经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并已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向世界各国分享交流。迄今中方通过视频会议、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声,全面宣介我国抗击疫情的努力与经验,同时坚决回击国际上阻碍抗疫进程的错误行径和不实言论,努力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在全球抗疫中主动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支援,以“一省援一国”的模式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派出专家团队、提供抗疫物资和检测设备;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共建各方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分享抗疫信息和技术,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这些联防联控的举措赢得了世界赞誉,凸显了中国力量与大国担当。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何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