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动态 >> 正文

在多伦路街区追寻红色印记 ——第3期中青二班开展“行走的党课”支部活动

日期:2021-03-15 作者:林开勇 编辑:许芳娟 审核:姚耀 来源: 浏览: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城市斗争,波澜壮阔、永载史册。以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为主轴的红色街区,有瞿秋白、周恩来、陈延年、罗亦农、赵世炎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茅盾等“左翼”文学巨匠,李白、中西功(日籍)等隐蔽战线英雄都曾在此工作、生活、战斗。3月10日上午,第3期中青二班学员在虹口区委党校老师讲解带领下,围绕“多伦路街区的红色记忆”开展“行走的党课”支部活动,共同重温这段革命历史。组织员高老师、班主任石老师参加活动。

    党课的第一站,学员们来到位于山阴路132弄的鲁迅故居。鲁迅先生在此居住期间,创作了大量“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的杂文,编写了多部杂文集,与马路对面的瞿秋白旧居、不远处的内山书店旧址等红色文化旧址形成一条左翼文化对角线。随后,大家追寻红色印记,一路行走,先后参观了中西功旧居、中共上海区执委(江苏省委)旧址(恒丰里)、赵世炎旧居等。在白色恐怖时期,两任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赵世炎,相隔7天被捕,并先后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前仆后继、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最后,大家来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纪念馆,一张讲台、一块黑板、几条长凳为我们生动还原了1930年左联成立时的场景,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前辈们在当时腥风血雨环境中开启的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文艺运动。在中国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这些文人志士没有被屠刀吓退,他们凭借上海复杂的社会环境,成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以左翼文化活动来建立红色文化战线,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

    一处处旧址、一段段红色记忆构筑一条红色之路。这次“行走的党课”鲜活而生动,丰富而有感染力。学员们一致认为,在“行走+聆听”中,深刻感受到了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感受到了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交融的魅力,更加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革命先辈们的忠诚、奉献和信念激励着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奋发有为,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