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466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7家。新形势下,上海正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上海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体现出既长期坚持又与时俱进的特点:自2010年开始,政策效果逐渐显现;2017年,又增加了“企业估值”“融资轮次”“融资金额”等指标,以进一步打造“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
作为全国第一个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破1万家大关的城市,上海下一步如何持续发力?
一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生态。比如,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正做到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降低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创新计划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水平,推进开放共享、高效流通与精准匹配;建立营商环境诉求处理和分级办理协同机制,构建跨区、跨省的互批、互准、互认“一张网”,进而实现全国通办。
二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比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搭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营造良好的融资生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政府、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协同发展,打造技术创新集群,营造良好的知识生态;完善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基准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
三是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比如,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落实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提高大众认识创业、了解创业、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