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校(院)召开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常务副校(院)长曾峻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副校(院)长罗峰主持会议。
曾峻首先回顾了2024年校(院)国家课题立项情况,对全体教研人员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最有竞争力的项目,其立项数量和层次是反映一个社科单位科研实力最有显示度的关键指标。获得国家社科项目对申报者而言,既是对其个人学术能力的认可,也对其职业发展、职称晋升、人才称号评定等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获得国家课题不仅能极大促进研究者科研成果的产出,还可为教学咨询等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教研咨良性互动。
曾峻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今年申报新要求新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要充分发挥党校教师自身优势,增强申报成功的信心。立足自身前期学术积累和学术训练,把党校优势学科聚焦领域与今年国家课题的重点方向相结合,认真设计选题,融入主流、“奋力一跳”。三是压实各方责任,为课题申报提供有力支撑。科研处负起组织统筹责任,为申报教师提供全流程服务、全方位保障;教研部门、创新团队、聚焦领域负责人,要发挥组织功能,开展团队攻关,激发集体智慧;申报老师作为课题申报第一责任人,要充分认识申报国家课题的重要意义,在申报过程中开拓视野、提升自我。
会上,罗峰从明确意义、真正投入、注重细节、夯实基础、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对项目申报作了进一步部署。
上海交通大学吴建南教授结合今年新变化及申报实际,重点围绕论证活页的撰写,作了富有实操性的介绍。校(院)社会学教研部张晓杰副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叶岚副教授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经验体会。
校(院)各教研部门负责人、符合申报条件的教研人员及区委党校教研人员等近200人参会。(图片由朱锋提供)
(责编:王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