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院)新闻 >> 正文

新乡精神薪火相传 锤炼党性永在路上——第4期青年管理英才选拔培训班赴河南新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

日期:2021-03-03 作者:第4期青年管理英才选拔培训班班部 编辑:吴建生 审核:杨卫红 来源: 浏览:

    本网讯  3月26-28日,第4期青年管理英才选拔培训班全体学员赴河南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亲身感悟“信念坚定、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

    愚公不愚心系百姓  劈山凿洞造福乡亲  

    3月26日上午,学员们来到回龙村,开展“劈山凿洞,云端筑路,当代愚公,造福乡亲”的体验式教学。在回龙村村委会,学员们观看了纪录片《当代愚公》。学员们从片中了解到,悬崖峭壁曾经阻隔了回龙村村民间的来往,也阻碍了回龙村的发展,甚至对村民的生命构成了威胁,但明清以来开山修路的企图都以失败告终了,回龙村百姓“一定要修一条路”的愿望愈发迫切。张荣锁参军回来看到村民还过着苦日子,立誓修路,他说:“这一代能解决的问题绝不留给下一代”。他带领150名党员民兵组成了筑路大军,挺进深山峡谷,带头吊绳索、挖地穴、搭窝棚、睡草铺,苦干三年多,劈开九座山头,打通四个隧道,修建了8公里长的盘山挂壁公路。观看完纪录片,学员们来到回龙雕塑前举行宣誓仪式,宣誓要发扬“干群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愚公移山精神。随后,学员们徒步穿越了回龙挂壁公路,脚踏着陡峭的山路,触摸着坚硬的石壁,学员们些许领略了当年筑路大军的艰辛。而360度看回龙村巨变的学习环节,让大家深感张荣锁书记带领党员们凿出来不仅仅是一条致富之路,更是一条联结老百姓民心的群众之路。在回龙村学习期间,张荣锁书记还与学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张书记用平实的语言,为学员讲述了他走出大山又回来建设家乡的故事。通过他的叙述,学员们仿佛目睹了年轻气盛的张书记经历的每一次艰难险阻,愈发坚定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为党和人民干到最后”的信念。   

    饮水思源情义深 自强奋斗共致富

    3月26日下午,学员们来到裴寨村,开展“听党话,跟党走,同创业,共致富”的专题教学,通过录像教学、场馆教学、现场教学等环节了解裴春亮的先进事迹和裴寨村的旧貌新颜,从而深刻领会饮水思源、自强奋斗的裴寨精神。通过学习,学员们了解到裴春亮有着悲惨的少年经历。这些经历让裴春亮与裴寨乡亲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让他从小立志要奋发图强报答裴寨乡亲。此后二十年,他尝尽创业的艰辛,直至创建春江集团成为著名农民企业家。2005年,乡亲们聚集到他家请愿,希望他担任村委会主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之后,裴春亮先后出资1.83亿为裴寨村百姓购买农业机械、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兴建裴寨新村、建造农民公寓,发展温室大棚,投资水泥公司,搞互联网电商,还让父老乡亲“家家有股份”。在他的榜样示范作用下,老中青裴寨人一同走上了自强奋斗的致富道路。裴春亮认为,听党话跟党走,就是要造福乡亲。他说:“乡亲不富誓不休”,正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

    有党性,有民心   

    3月27日上午,学员们前往唐庄,开展“有党性、有民心”主题教育。在唐庄,学员们观看了纪录片《榜样》,并前往展馆参观吴金印先进事迹展。学员们了解到,吴金印老书记年轻时主动请缨,请求组织将其委派至最偏远的大山深处,从此扎根山区,造田修林,融入群众,以苦为乐。在土地贫瘠的太行山深处,吴金印老书记硬是带领群众用肩挑背扛、斧劈钎铲的方式,造田一万多亩,彻底解决了山区农民无田可耕、无粮可收的问题。参观结束后,吴金印老书记来到现场与学员们合影并亲切交谈。老书记谦虚地说,他的成绩都来自于党和老百姓,是党的培养,乡亲们的支持,才让他的想法得以实现。与吴金印老书记分别后,学员们来到国土资源部造田样板——金门沟学习山区造田先进经验,随后又来到唐庄西山生态绿化工程参观鱼鳞坑植树的运用与发展。从唐庄参观回来,学员们感受良多。如果不是亲临现场设身处地去感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很难相信中国还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故事。深山绝壁带给他们的是闭塞、贫瘠和劳苦,更是奋进、抗争和信念。自然界的不公,没有让他们意志消弭,反而勃发出让人难以置信的精神力量。岩壁开通渠、深沟造良田、山腰筑坦途,离开人定胜天的精神支撑,怎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所以,我们青年人更应当化自怨自艾为坚定信心,变怨天尤人为砥砺前行,将这次学习体会之旅的心得化为将来工作与奉献的动力。

    史来贺精神代代相传,五十年红旗屹立不倒   

    3月27日下午,学员们来到刘庄,开展“五十年红旗不倒”主题教育,学员们参观了史来贺纪念馆。展厅里的300多幅照片展现了老书记光辉的一生。在参观中,学员们了解到,史来贺从任村支书的那天起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带领刘庄人从肩挑、填沟到办小作坊、建设全国最大的以生产肌苷为主的生物制药厂。在他的带领下,刘庄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移嫁接,创造了农工商一体的发展模式,一举成为“中原首富”。尽管如此,史来贺终其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他用尽一生的奋斗,兑现了入党时的庄严承诺,真正让全村百姓过上了蜜甜的日子。在刘庄酒店会议厅,学员们还进行了访谈教学,聆听刘庄人讲述史来贺书记和刘庄发展的故事,感受“坚定信念、共同富裕、一心为民、勤俭创业”的史来贺精神。回顾刘庄的发展历程,学员们感到:刘庄的巨大变化,是以史来贺老书记为代表的刘庄共产党员带领全村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本村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是坚持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结果。史来贺精神代代相传,刘庄的明天将会越来越美好。

    艰苦奋斗举旗帜  战天斗地树丰碑   

    结束两天四地的现场教学,3月27日晚,全体学员集体观看了由新乡市委党校教职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展现新乡先进群体的情景教学剧《旗帜颂》。情景教学剧再现了新乡先进群体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以真诚感人的剧情和朴实无华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台下的每位观众。通过观看情景剧,学员们对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被英雄人物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新乡先进群体为榜样,严以律己,把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化内化于心,并在工作中践行和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凝聚并传递正能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党性,勇于担当

    两天半的现场教学给学员们带来了思想上的震撼,留给学员们的思考是深远的。在3月26日晚的组织生活会上,同学们热烈交流学习体会。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王炎等八位学员进行主题发言。他们结合各自行业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生活经历,从多个角度畅谈现场学习感受。在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思想交锋后,大家形成一个共同观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党员要勇于担当。正如裴寨村口矗立的石碑所言,“用行动为党增光”,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是说出来而是干出来的,身为共产党员,就是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一件件实事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