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支部风采 >> 正文

【建校75周年征文】论推进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写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七十五周年校庆之际

日期:2024-06-01 作者:有笑晨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作为党校外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我的日常工作一直围绕着校(院)国际化办学,围绕国际合作交流展开。上海市委党校优质的党建教育资源,又让我们的工作与校(院)党纪学习教育、“四史”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七年来,我服务了进博会配套论坛、参与接待正部级团组、协调国际会议、联络万里之外的国(境)外合作伙伴和驻沪机构等……在丰富多彩的政治学习和紧张忙碌的业务工作中,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外交史使我震撼崇敬,“一带一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令我骄傲自信,更对我每日从事着的外事工作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更加深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党校外事人面前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推动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2023年底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已经为外交外事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对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党校的外事工作,要始终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要胸怀大局、协同配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外工作决策部署;必须坚持党校人的自信自立、坚持党校外事工作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放眼全球的开放系统观念、坚持党校外事人胸怀天下的大格局,从而真正把这一科学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在法媒发表署名文章中,他提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1]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有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我们的外事工作必能做到“中立而不倚”,自立自信,有礼有节,确保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投身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伟大工程。上海,是我们党校诞生、成长的城市,也是党校外事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基础。我们作为上海市的党校,坐落于这座国际化的魔幻之都,占据充分的地缘优势,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这是我们党校外事人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我们每日生活的这座大都市,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名副其实的光荣之城。在她绚烂缤纷的色彩中,红色是最厚重、最深沉的底色。党校外事工作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投身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洪流中,必须融入光荣之城的殷红底色中,必须与上海发挥服务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同频共振,同步前进。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塞尔维亚期间,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会谈时引用了一句古语:“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2] 国际大都会上海,全球“朋友圈”日长夜大,我们党校的外事工作,必定要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工程中,走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实际。党校的初心,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作为党校外事人,必须始终坚守初心,站稳立场。我们是校(院)国际化合作交流的践行者、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外事工作中,要找准党校外事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紧扣党之所需、发挥上海的地缘优势和党校的资源优势,站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朋友圈顶端,扩充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的优质朋友圈。“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3]也是在刚刚过去的5月,在赴匈牙利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引用这句古语,点明了国与国的相处之道。推动党校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外事人紧紧围绕校(院)中心工作,坚持聚焦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改进工作作风,为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党校作出应有贡献。

七十五年校庆之际,上海迎来了美丽的晚春。我们的校园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满园春色,校园中草木葳蕤,花香氤氲,暖风微醺,美景引人流连,生机令人振奋。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建成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伟大工程中,在围绕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的主责主业中,我们党校外事人有信心推动党校外事工作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真正以高质量外事工作助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绘就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新时代党校事业新篇章。




[1]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出自《礼记·中庸》,大意为:“君子待人和顺,却不会无原则地迁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坚持中正独立不偏靠一面,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国家太平时,不改变自己穷困时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国家混乱时,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追求,这才是真正的刚强。”

[2]“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出自唐代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全诗为: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东晋葛洪《外篇·博喻》。意为:如果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