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支部风采 >> 正文

[建校75周年征文]践行党校初心 加强后勤规范化建设

日期:2024-05-27 作者:谭洪军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

眨眼间,到党校工作已进入第11年,到后勤岗位工作亦近9年。值此建校75周年之际,细数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到党校体制改革以来,后勤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使自己收获颇丰,特撰写此文与大家分享。

2018年5月,市委决定深化市委党校体制改革,市委党校由原来的“1+5”(一个总校+五个分校)办学模式,改革成为“1+2”(一个本部+两个校区)的办学新格局。同年8月,市委领导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一体化大后勤”管理联动体系,为党校后勤一体化改革标定了方向。为适应这一新格局新要求,党校后勤系统坚持践行党校初心,主动应变、主动求变,在后勤规范化建设道路上进行了相应探索。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2018年党校体制改革完成后,形成了 “一个校本部+两个校区”多校区办学格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后勤一体化改革精神要求,通过调研党校同行,并报校委会最终审定,形成“以条为主、条块结合”一体化大后勤管理联动体系。随后几年,后勤系统按照这一基本导向,努力构建校本部和校区条块结合的后勤组织体系,通过“统分结合、有统有分”和理清各职能部门边界,基本建成“重大事项一体决策、预算经费一体管理、固定资产一体管理、服务资源一体配置、服务标准一体制定、保障服务一体联动、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的后勤保障体系。

推进规章制度建设。从2019年起,后勤系统以“组团式研究”方式全力开展制度建设,梳理了原总校分校相关规章制度,对标上级文件精神,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制定、边完善,本着实事求是、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轻重缓急的原则,稳步推进规章制度建设。目前,已经校委会审定施行后勤方面12项规章制度,涉及基建修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招标管理、社会化物业监管、社会化餐饮服务监管、安全工作、校园进出管理、节约型机关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工作,基本形成了后勤领域制度建设“四梁八柱”体系。

完善服务监管体系。根据校(院)加强服务监管的工作要求,后勤系统制定后勤服务监管工作方案,配套出台《监管纪事》《整改通知单》等一系列监管载体,组建了覆盖本部、校区后勤服务监管队伍。加强服务监管制度建设,强化监管主体职责,积极引导全员参与监管,监管对象从最初重点加强社会化服务单位监管到现在对自办自管、委托管理的服务单位全覆盖。2021年起,结合党校实际推进后勤服务标准规范制定工作。2023年6月,出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后勤服务基本标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后勤服务考核标准》,使后勤服务监管有据可依,达到对标规范做、对标规范考。

探索完善工作规程。近年来,后勤系统逐步理顺了预算申报及执行、采购委托、监管考核等多项工作在内的操作流程,业务运行规范取得初步成效。制定校区后勤保障有关预算经费执行方案,明确校区办与职能处室职责分工,将其作为办学点单列预算,为其履行对各类服务单位的监管、考核、 履约签订、结算支付等职能打下了基础。学习借鉴市机管局等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制定《后勤服务项目集市采购操作规程》《后勤领域一次性专项立项论证工作规程》《后勤领域社会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为后勤各项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依据。

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近年来,后勤系统始终将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作为推进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在党校全要素教学中突出后勤规范化建设。“后勤靠后、后勤非后、后勤不后”展现了后勤人的情怀,“脑勤、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展现了后勤人的实干,“管好门、做好事、理好物、带好人、用好权”展现了后勤人的规范。后勤系统将“保障好中心工作、保卫好校园安全、保持好精神状态”,努力使后勤保障服务实现“校委满意、教职工满意、学员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党校是政治机关、政治学校,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市委党校的成员,我们深感荣幸。回望过去,后勤系统将正确看待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展望未来,后勤系统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践行党校初心,努力以后勤高质量发展为党校中心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