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二零零零年的九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上海市委党校
校门前的马恩塑像,显得尤为庄严和肃穆
就这样,我竟然在这个校园呆了整整七年
最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度过,我为之庆幸和荣耀
我成为了市委党校的第二届本科生、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党校的大学生活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轻松
四年的本科学习,没有逃过一次课,没有迟到早退,没有做过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
在其他高校就读本科的老同学眼里,我的大学生活整个一悲催,简直像没有上过大学一样
每天的课程排的满满的,校园里总是静悄悄的
偶尔一个下午没课,从外面回来,会不禁问自己:难道今天下午有课?
胆颤心惊的回到宿舍,一看课表,这才安心
党校的纪律是严格的,但党校的老师是温情的
他们不仅为我们传道,更为我们解惑
他们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党校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最好的——
最好的师资——处级干部的授课者
最好的宿舍——两人一间并含有独立卫生间的公寓
最好的图书馆——图书资料丰富,新书比例大
最好的食堂——两字:好吃
也许这太多的最好,让我对党校流连忘返
二零零四年的九月,我平静地从本科宿舍搬进了研究生宿舍
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硕士研究生,我仰天长笑:我来了——
但是入学前三天的思想教育,让我差点崩溃
学术规范这个词,整整蕴绕了我N多年
环境是熟悉的,老师是相识的,但学业是升级版的
拿着原著啃,还是没有啃出香馍馍的味道
同学独到的学术见解,我除了佩服别无他想
三年的研究生活,是充实的,是忙碌的,更是有收获的
我们收获了做学问和做人的真谛,收获了师生情和友情
撰写毕业论文,我们不分专业,相互挑刺
论文答辩前,我们还在做最后的准备
为的是对得起党校,对的起党校研究生这个称号
二零零七年的七月,我们毕业了
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身份
党校的研究生——代表着党校的颜面
我们的同学,仍然在为了理想,为了追求而不断的深造和努力
或是攻读博士或是成为了本单位的业务骨干,这也是对党校最好的回报
零散的片段,戛然而止
没有系统,没有逻辑
只有回忆的美好和真情的体现
致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愿你们一切都好
致终将毕业的师弟师妹们——
青春,昂贵却又一文不值
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
当你失去它时,再回头看,它才变得有了意义
青春短暂,且行且珍惜